您好!欢迎访问到邵阳三农网 请 登录注册
文章
当前位置:邵阳三农网 > 基层 > 人物访谈 > 文章详细
二十七年始终不渝的坚守与担当

 ——湖南“最美基层文化人”林道珍优秀事迹纪略

7月22日,经过专家评审确定,绥宁县李熙桥镇文化站站长林道珍从全省1568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顺利入围湖南寻找“最美基层文化人”50位候选人名单。
      林道珍同志,男,苗族,大专文化,1990年5月27日参加工作,先后担任李熙桥镇文化站辅导员、文化站长。
      他从最初的每月50元、250元、500元的差额职员干起,直至2012年才通过全县统一考试以第二名的成绩转为全额职工。27年来,该同志始终以坚定的立场和饱满的激情投入基层文化工作,扎根基层、着眼群众、服务三农。

他总是苦练基本功,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

为了筹办镇文化站图书室,镇财政只拨给2万元的经费,只能购置不到1000册图书。他就毅然捐出自己多年购买的诗集、小说集、散文集、文艺理论专著等价值5万余元的珍贵藏书4000余册,又通过找朋友索讨和发起网上援捐等方式,办起了全县仅存的乡镇万册图书馆室,图书馆室办起来之后,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进来,从编撰10余本书目索引,到开办文化夜校、少儿假日乐园,他放弃了一个个夜晚休息和节假日、双休日的时间,使图书馆室成为广受当地群众追捧和喜爱的留守少儿“第二课堂”,文艺爱好者的“精神梦园”,农民致富的“科普站”。
      为了办好文艺社团,丰富群众文艺生活,发掘和培养文艺人才,他组织当地文艺爱好者成立了烛光文艺社和红帆诗社。他长年开办免费文艺讲座和改稿会、征文,并自费编辑、出版站办内刊《李熙文化》、《烛光文艺》、《红帆诗会》,编辑、撰写、翻印文艺、新闻写作辅导材料65册,科普资料32册,演唱资料16册,免费送赠村农家书屋,文艺爱好者和业余文艺演唱队、广大农民朋友、专业户。该镇24个村1个社区居委会都建起了腰鼓队和业余文艺演唱会队,农忙务农,农闲走村串户传唱、演绎农村新风新貌新气象;文艺社团成员上百人,经过培训、辅导和面对面、点对点指导,大多在市级以上刊物、网站发表了文艺作品,并获奖,据不完全统计,文艺社团在各级媒体发文艺稿1200余件,新闻6000余件,辅导少儿在《文学少年》、《儿童时代》、《东方少年》、《少先队员》、《邵阳日报》等全国50余家期刊、报纸发表文艺作品、作文260余件。他本人也在中新网、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文明网、中国青年报、湖南日报、湖南金融报、星星、少年文艺、文学少年、儿童时代等网站、媒体、报刊发表文艺作品480余件,新闻3600余件,并多次获得湖南金融报年度作品奖,湖南省县市报好新闻(通讯)二等奖,全国大学生征文一、二等奖,中外华人诗歌大赛好诗奖等,作品收入30余种诗文选。主办的文艺社团被中国青年出版社评为全国知名文艺社团。
      他精心指导的24个村农家书屋,通过抓强业务辅导和督查考评,不断走向规范成为了全县的样板。
      他策划、包装、打造的“神奇的踏牛令”民间故事被搬上中央电视台,制作成专题片后向国内外同步播出,反响良好。
      他经营、管理的镇文化站,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在县纪委、县财政局和县文广新局组织的绩效综合考评中均获满分,排名全县乡镇第一。

他始终牢记责任、操守与担当,尽职尽责。

2001年6月19日特大山洪地质灾害肆虐,他跑遍了全镇每个村组院落开展抗灾救灾,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及时传递给灾区群众。2008年冰冻灾害,600余人围攻、打砸变电站,他挺身而出,极力劝退围攻群众,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召开紧急协调会,于正月初三之前确保全镇范围内通电、通自来水,将一场无法预想的群体恶性事件及时化解,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的高度评价,时任主持绥宁县委工作的第一副书记唐渊同志曾深情感叹:“我刚来绥宁,面对重重困难,深感责任重大,但看到有你这样的干部在,就放心了!”2015年6月18日特大山洪地质灾害再次发生,他一人坚守苏州大桥,当数千根木材堆积在苏州大桥,上百群众哄抢,事态相当严峻时刻,他沉着冷静,果断劝退哄抢群众,及时有效化解群死群伤事件的发生;当洪水漫过双元老街时,他又会同县国土局张鸣副局长、糜贤勇书记淌过齐膝深的洪水来回奔走,劝退、背走受困群众。灾后,他又第一时间赴重灾区苏州村开展灾后自救工作,并深入到最前沿灾区,写出26条抗灾救灾新闻在全国60多家主流媒体发布,其中在《邵阳晚报》焦点专版发布的《奋战在抗洪抢险的风口浪尖》极大地鼓舞了灾区人民抗灾救灾的斗志。
      是的,作为文化人,他始终不渝的坚守;作为宣传工作者,他乐于奉献勇于担当;作为基层干部,他牢记责任与操守。
      27年始终不渝地坚守与担当,他先后5次婉言谢辞广东沿海某报纸副刊部主任8000元每月协助打理副刊的邀请,谢绝浙江某行业内刊10万元年薪主持行业内刊的邀约。人家说他是傻子,不会变通。他却说,乡镇文化站是我的阵地,是我的战场,这里付出了我20多年的青春、热血和泪水、汗水,这里已和我的生命融为一体。
      党和人民也给了他至高的荣誉和肯定。他曾23次被评为镇里的年度先进和优秀。
      《“道哥”的故事在灾区广为传颂》、《李熙桥镇抓强督查考评助推农家书屋健康发展》、《李熙桥镇以“民间”方式开展文保宣传受追捧》、《央视聚焦李熙桥镇“神奇的踏牛令”》等20余条关于他和他的文化站的典型经验在全国50余家主流媒体推介。
      “27年始终不渝坚守乡村文化高地,更多的不仅仅只是一种责任、一份热爱,而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热爱和情怀,这样的文化站站长,全县、全市难找,全省乃至全国都不多见!”与他打过多年交道的绥宁县文化局、文物局老局长向先忠这样发出感叹。
      现任县民族宗教和文体广电欣闻出版局局长陈又清带队到乡镇调研文化工作,听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赞叹,也发自肺腑地说:“一个34万人的县都没有办起《绥宁文化》,一个2万来人的乡下小镇却办起了相当出色的《李熙文化》,并且以民间的方式发起绥宁县民间文学作品征选活动,管理的农家书屋不断走向正规成为全县的标本,业余文艺团队风生水起,文艺社团墙内开花墙外香,文保工作别出心裁,一则小小的民间故事经过精心包装和打造能够引发央视名导的关注并继而将它推进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这样的文化站站长真的不简单!”
      林道珍同志常说:“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诗意地工作并奉献着,总是幸福和惬意的。”他的坚守与担当,让他的人生旅途和生命进程熠熠生辉。

绥宁县民族宗教和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     杨世武
李熙桥镇文化站     莫平君

 


文章评论
我要评论>>
理事会成员 | 会员注册 | 关于我们 | 服务范围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专家顾问团 | 网站招聘 |
邵阳市委、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涉农信息门户 工信部网站备案编号:湘ICP备19014692号 直通管局:工信部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 邵阳三农网工作交流QQ群:147232156 本站引用或转载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本站
投稿邮箱:910569090@qq.com 技术支持 创新科技
湘公网安备 430511020000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