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到邵阳三农网 请 登录注册
文章
当前位置:邵阳三农网 > 要闻 > 高层声音 > 文章详细
李万千副市长在全市农业农村工作推进现场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认真贯彻全省相关会议精神,全面总结前段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研究和部署下阶段如何统筹城乡发展,重点推进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秋冬生产、农村能源和农村土地流转等工作。等会,文密代市长将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我先讲六点意见。


                  
一、客观估价前段农业农村工作


    今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这一中心任务,以办点示范为抓手推进新农村建设,以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为引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以项目建设为载体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以沼气建设为重点推广清洁能源,以农村土地流转为着力点发展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推动了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1-6月,实现农业总值148.75亿元,同比增长6.0%;农民人平现金收入2363元,同比增长18.3%。具体成效体现在六个方面。
  1、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全市安排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6000多万元,整合部门及社会资金10.6亿元,扎实推进800个省级“百城千镇万村”工程试点村、28个示范片、12个试点镇新农村建设。邵东县将县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由去年的35个扩大到47个,完成了黄陂桥乡新农村建设整乡规划,通过招商引资1.2亿元,打造城乡统筹建设试验区。新宁县编制了黄龙镇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正在申报省级评审。城步县按照四大家主要领导亲自办片的方式,着力推进4个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市本级按照每年每村20万元、后盾单位不少于4万元的标准,完成投资2600多万元,在三区20个村强力推进第三轮市级新农村建设办点工作,着力打造大祥区板桥乡龙头片区新农村建设示范片。今年以来,全市新农村建设硬化村组道路286公里、山塘2300口,维修水渠286公里,粉刷房屋外墙2357户,安装路灯2300盏(其中太阳能路灯500盏),植树1450余万株,绿化道路270公里,建设标准垃圾池1600多个,竣工或完成村级活动中心平地60个,发展花卉苗木、时鲜水果、蔬菜、油茶、特种水产养殖160万亩,带动农户48万户。
  2、农业产业化经营稳步发展。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4121家,实现销售收入146.77亿元,同比增长15%;增加值49.6亿元,同比增长12%;上交税金4.59亿元,同比增长10%;出口创汇7.7亿美元,同比增长10%。其中农业产业化规模企业280家,新增16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省级27家、市级169 家;销售收入过5亿元的3家,过亿元的17家;获中国驰名商标6个、省著名商标35个。发展粮食、柑橘、竹木等企业原料基地316万亩,带动农户93万户。休闲农业蓬勃发展,接待旅客920万人次,实现经营收入8.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2%、18.5%。
  3、秋冬生产基础扎实。全市农、林、水、畜平稳发展,为秋冬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农业方面:春播粮油作物1040.44万亩,收获春粮5.74万吨,同比增长5万亩0.22万吨。发展经济作物240万亩,其中柑桔90万亩、中药材96万亩、时鲜水果42万亩、茶叶6.2万亩、烤烟6.6万亩、蔬菜145万亩。确定秋冬种主产区和高产示范片创建基地,开展秋冬农资打假专项行动,加强了绿肥、油菜种子的调运和储备。林业方面:完成各类造林33.77万亩,为省定任务的115%。义务植树1450万株9600亩,新建花园单位和绿化小区38个、绿色村庄36个。完成沪昆、邵衡、邵永三条高速公路的植树绿化及补植补造,恢复植被1012亩。森林防火形势平稳,发生一般森林火灾59起、较大森林火灾65起,受害面积350.6公顷,破获火灾案件119起,无重特大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水利方面:编制完成《衡邵干旱走廊综合治理规划》,犬木塘、木瓜山水库供水工程上报国家发改委,东风水库有望年内开工建设。争取省以上可预见资金约30亿元,今年可望落实近10亿元,现已完成投资7.78亿元。竣工小Ⅰ型水库除险加固主体工程77座,解决2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完成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5个、省级1个,竣工中小河流治理项目9个、在建13个,完成9个县的山洪灾害预警设施建设。畜牧方面:出栏生猪798.13万头、肉牛35.66头、山羊50.4万只、家禽3806.2万羽,同比分别增长0.69%、6.1%、2.86%、0.07%。发展水产品7.23万吨,同比增长4%。动物防疫实现无重大动物疫情蔓延,有效控制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事故,较好地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养殖农户的经济利益。
  3、清洁能源推广成效显著。完成沼气建设投资1.1亿元,其中中央投资1182万元、市县投资1200万元,带动群众投资8600万元。建成户用或联户沼气池6895口6.9万立方米、小型沼气工程166处4900立方米。争取国家大中型沼气工程项目17个,正在申报11个,竣工8个,在建9个。推广太阳能热水器1592台0.31万平方米、太阳能温室大棚650处18万平方米,安装太阳能路灯360盏,推广两省灶具2037户,城步南山牧场首期投资5亿元、装机25台、总容量49.5兆瓦的风电项目建成投产,邵东县作为全省试点县将太阳能路灯推广纳入2013年我省巩固退耕还林项目试点范围。循环农业推广猪-沼-果15万亩、猪-沼-菜13万亩、猪-沼-稻21万亩、猪-沼-其它作物4万亩、猪-沼-鱼0.9万亩。建立农村能源技术推广服务站13个、行业协会9个、乡村服务网点399个,配备各类生产服务人员1690人、设备899台套。洞口县将农村能源建设项目全部纳入为民办实事范畴,每个服务网点补助1.5万元。
  4、农村土地流转有序推进。全市各地,尤其是邵东、武冈、绥宁、隆回等县市,在财政投入、用地政策、项目支持和体制创新等方面进一步加大了对农村土地流转的支持力度,设置流转引导资金,成立流转服务中心,完善流转风险机制,构建矛盾纠纷调解仲裁机构,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模式,严格规范土地流转行为,鼓励和支持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为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截止8月底,全市通过互换、转包、租赁、入股、出让等方式,向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种植大户、现代农庄等土地规模经营主体,流转耕地94万亩,流转率为19.5%。全市流转规模3000亩以上的大户57家。其中,武冈市丰收粮食合作社规模流转土地1.2万亩。邵东县范家山镇蔬菜示范基地流转耕地占全镇耕地的60%,入社农民人均纯收入1.6万多元,是流转前的三倍,有效促进了促农增收。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新农村建设方面:个别地方领导对新农村建设认识不到位,推进办法不多,工作有疲软现象;有些地方不注重产业发展,促农增收渠道不多,农民收入上不来;有些地方忽视规划工作,村庄建设无序发展,有新房无新村的现象仍然存在;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助农兴农氛围仍然不浓;群众等、靠、要、懒的思想依然存在,主体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出来。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农产品加工总量不大,企业规模偏小;粗放加工问题突出,科技创新水平不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仍然不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拉动力量尚显不足;农业产业化发展基金规模过小,企业信贷融资困难,发展资金明显不足。农村能源建设方面:沼源相对缺乏,沼气池空池率、病池率有所上升;户用沼气池建设市场萎缩,农民建池积极性受挫;深受群众欢迎的小区或联户、大中型、特大型沼气工程数量有限,出现了“僧多粥少”的现象;沼气建设模式单一,综合利用有待提高;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的综合利用不足,节能减排等设备设施的推广应用有待提高。农村土地流转方面:流转规模仍然不大,耕地流转率尚未达到全省21.6%的平均水平;流转质量仍然不高,相当多的地方仍是低水平、低效益的粗放流转;服务体系仍不健全,有些地方忽视政府调控作用,缺乏有效的引导和监管,农村土地流转仍然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秋冬生产方面:参与秋冬农业的劳力缺乏,生产资金缺口较多;农田水利设施仍很脆弱,工程老化失修、配套设施不全的问题普遍存在;部分地方造林苗木标准较低,加之重造轻管,导致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偏低;重大动物疫病时有发生,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干部群众疲劳厌战的情绪有所抬头,投资投劳不足的现象仍为突出。这些问题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积极寻求破解之策,逐步加以解决。


                  
     二、推进新农村建设向纵深拓展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必须从试点建设入手,树立样板,积累经验,探索路子,通过办点示范,推动全市新农村建设向纵深拓展。要继续坚持以办点示范为抓手,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强化推进措施,着力抓好以下六项工作,务求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
  1、坚持规划先行,着力抓好乡村规划编制。全市现有5500多个行政村,还没有完成规划的村达4900多个。我们要按照“百城千镇万村工程”的实施要求,坚持城乡统筹理念,突出乡村特色、充分尊重民意,组织人力、物力,进一步强化乡镇和村庄规划编制和管理实施,积极编制划定规划区域内的村庄规划,确保年底之前完成800个村的乡村规划。在具体操作中,要注重规划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凡没有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得不到群众签字认可的规划,一律不得审批。要严格执行规划,引导村民依规选址,依规建设,依规开发。
  2、坚持因地制宜,着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立足本地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旅游则旅游,引导“一村一品”、“一乡一品”向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动聚集,形成农业规模化生产和区域布局。根据各地自然条件和产业特色的实际,通过扩大面积、调整结构、调优品质、找准市场,培育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主导产业,带动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壮大。依托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推进产加销、农工贸一体化。充分挖掘农业观光休闲、民俗文化等功能,探索开发生态农业、花卉园林业和乡村旅游业。
  3、坚持夯实基础,着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山、水、田、林综合整治,特别是农村山塘、水库、水渠、小河等小型水利的治理。大力实施农村公路通达和通畅工程,加快通村到组进户便道工程建设,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制。科学确定乡镇居民点的规划布局,加快农村供水、供电、供气、通讯、信息平台建设。大力开展村容村貌整治,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4、坚持农民主体,着力加强基层民主管理。落实村民自治制度,规范村级民主决策、管理和监督程序,促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健全完善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进一步落实村务公开和“一事一议”制度,有效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强化村干部培养,提升村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支持农民群众成立新农村建设理事会,负责抓好村组项目实施、资金管理、规划编制等具体事务。
  5、坚持改善民生,着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抓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积极开展农民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办好农村教育,积极引导农村红白喜事新办活动,强化科学技术和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巩固和创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快标准化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发展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赈灾为重点的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就业市场,促进城乡人才双向流动,支持被征地农民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
  6、坚持改革创新,着力完善新农村建设机制。进一步创新和落实领导办点、财政支持、部门援建、干部驻村的工作机制,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集中精力具体抓,班子成员配合抓,切实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指导和服务。创新和落实政府引导、农民主体、金融支持、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逐步增加新农村建设投入。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要创新工作思路,切实抓好组织协调、沟通联络和综合指导工作。发改、财政、国土、交通、卫生、环保、水利、农业、林业、畜牧、农机、移民、农开办等部门,要结合自身职能,全力支持新农村建设。要创新新农村建设督查机制,完善新农村建设目标管理考核和工作考评办法,切实加大新农村建设的督查力度。


                       
三、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推进农业产业化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市农村经济工作的一项系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在以下四个关键环节上实现新突破。
  1、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采取政府扶持、招商引资、改革改制、改组改造等办法,推进我市龙头企业发展。一要培育企业旗舰。围绕粮食、生猪、油茶、竹木等主导产业,引导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加强农产品精细加工、深度开发和系列开发,强化企业品牌打造,扶优、扶大、扶强现有农产品加工规模企业,尽快培育一批全省乃至全国一流的龙头企业,争创一批中国乃至世界品牌。二要加大企业整合。打破所有制、地域和行业界限,以资源整合、品牌整合、技术整合、资金整合为重点,引导现有龙头企业通过兼并、租赁、合股、合作等方式组建企业集团,共同开拓市场。三要引进战略投资者。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国内外企业参与我市农业产业化建设,特别要引进一批知名企业和跨国公司,利用其资金、技术、管理、人才和市场优势,迅速提升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四要加快企业上市。引导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帮助一批条件成熟的企业,尽快在境内外证券市场上市。五要抓好园区建设。各县市区要统筹解决好建设资金、建设用地、公共服务体系等问题,规划建设1—2个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相对独立的农产品加工园区,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园区聚集,逐步形成产业集群。
  2、加强原料基地建设。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主导作用,建立以企业自建基地为核心圈、不断向周边区域扩展的规模化原料基地,解决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原料不足的问题。搞好原料基地的水、土、路以及通讯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支持农民专合组织、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专业大户、农民经纪人等各类市场主体参加原料基地建设,鼓励龙头企业到老少边穷地区建设原料基地,开展跨区域合作,把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3、开拓国际国内市场。有计划有重点地建设一批设施配套、交易规范、辐射面广的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专业市场和综合市场,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备的市场体系。完善市场通讯设施,建立农村市场综合信息网络。引导农产品流通企业、农产品营销大户、农民经纪人队伍加大市场流通力度,大力发展代理、直销、配送、超市连锁、网络交易、期货贸易等农产品营销。鼓励龙头企业瞄准国际市场,发展适销对路的产品,增加出口总量,增强创汇能力。
  4、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引导龙头企业通过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等方式,为农户提供种养技术、市场信息、生产资料和产品销售等多种服务,帮助农民减少生产成本,降低市场风险。大力发展订单农业,规范合同内容,明确权利责任,提高订单履约率。创新风险资金、保护价收购、利润返还等方式,与农户建立更为紧密、更为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探索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的方式,逐步与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建立及时、便捷的沟通渠道,妥善化解龙头企业与广大农户的利益纠纷。


                       
四、掀起“四冬”农业生产高潮


    今年全市“四冬”农业生产的目标任务是:冬种要发展秋冬作物300万亩,其中油菜123万亩、蔬菜72万亩、绿肥80万亩、以马铃薯为主的秋冬粮食25万亩。冬修要完成资金投入14.72亿元、工日924.46万个、土石方2785万立方米,修复水毁工程5112处,渠道防渗衬砌812.9公里,渠道清淤1405.8公里,新增灌溉面积10.43万亩、节水灌溉面积9.7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57.79万亩,改造中低产田7.8万亩,治理水土流失32平方公里。冬造要完成造林30万亩,其中工程造林15万亩、面上造林20万亩。冬防要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四种动物疫病实施强制免疫,鸡新城疫实施全面免疫,确保畜禽群体常年免疫密度95%以上、应免畜禽免疫密度100%、免疫抗体合格率70%以上,免疫证持有率、防疫档案建档率、牲畜耳标佩戴率达到100%,狂犬病等其它动物疫病达到规定免疫要求。为此,必须抓好四项工作。
  1、大力发展秋冬农业生产。按照合理布局、高效服务、示范带动的要求,切实抓好秋冬农业生产,力求在扩大秋冬作物覆盖面、减少冬闲裸露田上取得突破。一要生产示范,优质服务。每个县市区办好2-3个大面积秋冬农业高产示范片,每个乡镇办好1-2个秋冬农业示范点。积极引进和推广名特优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组织专家、技术人员深入农村一线,在播种、开沟、施肥和病虫防治等关键时节进行现场指导,确保高产栽培技术落到实处。要整乡、整村推进双季水稻高产创建,在明年元月之前完成集中育秧技术培训。二要强化监管,保障供应。结合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对秋冬种生产物资检查,严厉打击掺杂使假以及乱涨价、倒买倒卖等不法行为。提前组织农资经营户进行化肥冬储,切实抓好明年种子计划衔接工作。三要落实责任,加大投入。切实加强领导,分解任务,不折不扣地落实上级扶持政策和项目投入,把油菜良种补贴、油菜高产创建和地力提升经费切实用到发展秋冬农业生产上来。各产粮大县(市)要从产粮大县奖励资金中拨出一定比例的资金,投入今冬油菜生产,集中打造一批秋冬农业优势产区和产业带。
  2、大力抓好水利冬修工作。按照轻重缓急、确保重点、统筹推进的要求,完成水利冬修任务。一要保重点工程。争取犬木塘、木瓜山水库等重点水源工程建设立项审批。9月底前完成纳入规划内的89座小Ⅰ型水库和129座小Ⅱ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二要保人饮灌溉。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确保11月中旬前解决好12.56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加快推进大圳灌区续建配套和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加强灌区末级渠系节水改造。抓好5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完成1288个行政村2194口山平塘的清淤整治工作。三要保防汛抗旱。在10月份全面开工建设大祥、北塔、隆回等6个“四水”治理项目。切实加强防汛抗旱救灾工作,修复好水毁水利工程,做好旱情监测和人工增雨准备,重点保证乡镇供水和人畜饮水安全。
  3、大力提高造林护林水平。按照抢抓时机、适地适树、造管并重的要求,在全市范围内掀起新一轮造林护林热潮。一要抓好“三边”造林绿化。编制造林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将高速公路、国道、铁路沿线和城市、城镇周围的荒山、迹地作为造林主战场,迅速掀起冬季造林整地的高潮。二要抓好特色产业造林。坚持宜油则油、宜竹则竹的原则,按照山区县以毛竹为主、丘区县以油茶为主,主产区以低改为主、非主产区以新造为主的要求,因地制宜推进油茶和毛竹新造低改。要通过领导办点的方式,突出抓好油茶示范基地县、基地乡建设,以及笋竹两用林和高产示范林建设,培育一批特色鲜明、效益显著、设施完善的现代林业示范基地。三要抓好森林防火。高度重视森林防火工作,抓好责任落实,严格野外火源管理,落实物资储备和防火预案,加强专业森林消防队建设,强化森林防火指挥调度,做好应急准备,及时组织抢险扑救,最大限度降低火灾损失。
  4、大力抓好秋冬动物防疫。当前即将进入秋冬动物疫病高发期,各地要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要求,把动物防疫工作抓紧抓好抓实。一要及早做好准备。进一步明确和落实政府责任、领导责任和部门责任,制定实施方案,搞好组织动员,强化基层技术培训和应急队伍建设,完善应急预案,落实防疫经费和防疫物资。二要抓好集中免疫。9月底前完成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10月底前完成牲畜口蹄疫、猪瘟、鸡新城疫免疫,11月20日前完成猪链球菌、牛出败、牛气肿疽等常规疫苗的集中免疫。二要加强执法监督。完善产地检疫申报点建设,严格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保证畜产品安全。严格活畜禽交易市场的日常监管,加大省际边境动物卫生监督临时检查站执法力度,阻断疫病传播。加强染疫及病死动物监管,防止病害动物流入市场。严厉打击加工、贩卖、销售病死动物及产品行为。三要强化疫情监测。加强种畜禽场、活畜禽交易市场、中小规模养殖场等重点部位的重大动物疫病监测,切实加大抽样检测的频率和密度,及时掌握疫情动态。严格执行规模场引种审批和检疫申报制度,健全免疫告知制度,规范疫情报告,坚持节假日和重大活动期间24小时专人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发现疫情及时报告。切实加大疫情举报核查力度,及时排除疫情隐患。四要果断处置疫情。疫情一旦发生,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做到迅速报告、有效反应、及时应对,彻底扑灭,严防疫情扩散蔓延。要严肃查处不认真履行职责和违规操作的防疫及执法人员,切实抓好媒体疫情防控的新闻报道工作。


 

                         五、开创农村能源建设新局面


    今年全市农村能源建设工作的思路是:按照“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的方针,重点发展农村户用沼气池、联户集中供气和大中型沼气工程,大力推广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农村新能源,盘活现有沼气存量,发挥各类工程效益,更好地服务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为抓好今年农村能源工作,要突出建管并重,切实解决困扰农村能源发展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农村清洁能源建得好、用得上。
  1、坚持政府引导、农民自愿,切实解决建设任务较重的问题。今年我市农村户用沼气池建池任务为5100口、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工程366处、大中型沼气工程10处、村级服务网点123个。时间紧,任务重,施工相对集中,宣传发动和技术指导难度大。各地要广泛宣传,科学引导,充分调动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参与沼气建设。要分解任务,细化责任,倒排工期,抓紧施工,确保各类沼气建设项目如期完工。
  2、坚持科学规划、严格监管,切实解决建设质量不高的问题。各地要立足实际,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统筹考虑农村小水电、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开发,科学编制沼气发展规划,合理确定发展目标、建设重点和技术模式。要严格执行沼气池建设标准,强化施工过程监督,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对没有按照项目设计和投资计划要求施工者,要责令其整改;对拒不整改者,必要时通过司法程序收回国家投资。
  3、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切实解决实际使用偏低的问题。既要注重建设,又要注重维护,确保沼气池“建设一口、成功一口、受益一口”。对因缺乏沼料而导致使用率低者,要鼓励农户在进行规模化养殖的同时,通过利用生活污水与其它废弃物、物业管理送料、到养殖大户购料等途径解决沼料问题。对因不懂维护常识或者缺乏零配件而导致使用率低者,要建立完善乡村沼气服务管理网络,引导企业、农民合作组织、农户互助小组自主开展后续管理服务,培训一批留得下、稳得住、技术好的沼气技工,确保建池有指导、使用有培训、维护有行家、配件有保障。要跳出“农村能源建设就是搞沼气池建设”的固定思维,因地制宜抓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空气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推广集中供气、集中供电项目,以及半导体照明等节能减排产品,积极拓展农村能源发展领域,切实提高清洁能源使用率。
  4、坚持技术创新、注重实效,切实解决综合利用较差的问题。探索农村沼气建设和“三沼”综合利用新技术、新途径、新模式,大力推广“一池三改”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使沼气池建设与改厨、改圈、改厕同步实施、同步使用。积极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循环农业,利用沼渣、沼液发展果蔬、粮油、苗木和养殖等无公害产业。大力推广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家庭环境卫生整治等工程,切实提高农村清洁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益。抢抓国家实施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太阳能示范村建设和省里实施“两型”示范农业农村创建活动的有利时机,选择一些建设基础好、群众积极性高、村干部能力强的村进行办点,打造一批精品工程、样板工程。
  5、坚持安全至上、强化监管,切实解决能源安全隐患的问题。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做到建设中安全施工,运行中安全管理。尤其要抓好大中型沼气工程和服务网点抽渣车的安全管理。组织开展沼气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有关会议精神的学习,让“安全”警钟长鸣。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知识普及活动,对统一印制的安全挂图和沼气使用手册,要发放到每个项目户,丢失挂图和手册者应设法补齐。


                    
六、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依法适度流转

    农村土地流转政策性很强,涉及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农村情况千差万别,各地在推进过程中,要注意把握政策,坚持原则,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平稳、有序、规范推进。
  1、遵循“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抓好组织引导。推进土地流转,必须严格按照土地承包法办事,只要不改变土地性质、不改变土地承包关系、不改变农用地属性,农民愿意怎么干就支持怎么干。要做好法律政策宣传解释工作,帮助农民正确分清“流转”与“失地”的区别,认识到“命根子”可以变成“钱袋子”。要帮助乡村干部提高认识,解决无所作为的思想,使其认识到土地流转是真正有作为的事,是帮助农民致富的事。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科学确定土地流转指导价格,确保广大农户和农村土地经营者实现“双赢”。
  2、遵循“集约、规模、增效”的原则,培育带动主体。按照企业化运作、产业化经营的思路,引导工商资本投向农业产业化建设,支持湘窖酒业、浩天米业、李文食品、华鹏卤业、丰收粮食、大成米业、朝阳蔬菜、忆江南米业、瑞柏茶油等农业龙头企业,按照统一土地整理、统一作物布局、统一质量标准的要求,通过流转,连片开发土地,建立高标准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引导支持有实力的组织或个人以特色产业为纽带,吸收农民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直接带领农民发展规模化经营。引导支持农业生产经营大户通过土地流转扩大经营规模,发挥规模效益和组织带动效应。
  3、遵循“有序、透明、快捷”的原则,规范流转行为。切实抓好农村二轮土地承包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推进土地承包工作的规范化、信息化、网络化管理,为加快土地流转创造条件。建设以土地流转服务机构为载体的有形市场,统一窗口设置,统一工作流程,统一流转交易,统一合同文本,促使土地流转迈入有序、透明、快捷的轨道。加强市、县、乡、村四级土地流转服务组织和网络平台建设,及时提供流转信息、政策咨询、价格评估、合同签订、关系协调等服务。坚持合同管理制和登记备案制,禁止村组代签,抓好大宗土地流转登记和鉴证工作。完善土地流转竞价机制、风险调控机制和纠纷调处机制,切实维护农民土地权益。
  4、遵循“积极、稳妥、健康”的原则,发展规模经营。农村土地流转要根据不同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农村劳动力转移和社会保障状况,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推进,不能在形式上搞“一刀切”,在规模上下硬指标。每个县市区要办好1-2个土地流转示范点,积累经验,逐步推广,避免走弯路。各地要大胆探索,不拘一格,合理选择适合当地特点的现代农业组织形式和生产经营方式,构建各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
  5、遵循“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健全有利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信贷、财税和登记等制度,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信息、技术、培训、质量标准认证、市场营销等服务,切实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服务和带动能力。大力支持龙头企业、专业大户、集体经济组织、农业科技服务单位等,围绕主导产业,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鼓励农民通过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和品牌化生产经营,发展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加强指导服务,引导农民依法办社、依章办事、不断提升合作社规范化经营水平。充分发挥省级为民办实事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的示范带动作用,打造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品牌响、示范性强、产值上亿元的“航母”级合作社。
    农业农村工作是一个有机整体,必须统筹兼顾,协调推进。要统筹抓好农机推广工作。积极发挥农机在新农村建设和“四冬”农业中的重要作用,组织更多的农业机械和农机服务队,投入机收、机耕、机播作业,协调抓好跨区机收。大力推广应用先进适用、节能环保和区域适用性强的新型农业机械,加快农田机耕道建设,扶持发展一批农机大户和新型农机专业合作社。要统筹抓好扶贫工作。各地要牢牢抓住纳入或享受武陵山片区扶贫开发的大好时机,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切实把产业扶贫、科技扶贫、智力扶贫同整村推进、连片开发有机结合起来,搞好扶贫开发和农村低保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加快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要统筹抓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抢抓国家大幅增加农业综合开发投入的政策机遇,努力争取项目资金,着力抓好已报项目的衔接和已批项目建设工作,推进规模开发,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要统筹抓好烟叶生产工作。及早落实明年烤烟生产计划,组织群众收割晚稻后进行烟田翻耕,确保12月完成翻耕任务,并做好备肥、育苗等各项烤烟生产准备工作。当前,尤其要抓实抓紧烟叶的收购工作,切实增加烟农收入。
    同志们,抓好农业农村工作,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一定要按照年初工作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进一步创新思路,强化措施,真抓实干,为推进农业农村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编辑:001

 


文章评论
我要评论>>
理事会成员 | 会员注册 | 关于我们 | 服务范围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专家顾问团 | 网站招聘 |
邵阳市委、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涉农信息门户 工信部网站备案编号:湘ICP备19014692号 直通管局:工信部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 邵阳三农网工作交流QQ群:147232156 本站引用或转载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本站
投稿邮箱:910569090@qq.com 技术支持 创新科技
湘公网安备 430511020000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