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到邵阳三农网 请 登录注册
文章
当前位置:邵阳三农网 > 动态 > 扶贫办 > 文章详细
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贫困地区要从根本上摆脱贫困,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其自我发展能力的不断提高。任何外界的干预不过是构成农村发展的外部环境条件,是发展的外因。自我发展就是利用一切有利条件,从技术和管理等方面发展,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和实力。实施产业拉动、项目带动,努力提高贫困地区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是当前解决贫困地区发展问题的最根本措施。

              一、发展优势产业是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重要基础

    湖南洞口县前20多年的扶贫工作,主要围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做了大量工作,以此促进产业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全县80%的村通了路、通了电、通了电话。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后,要进一步实现稳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提升贫困群众生活品质,必须要培育和壮大富民产业。

    湖南洞口县从2008年开始实施产业扶贫,根据自然地理特点,围绕“南桔北药”等主导产业开展产业扶持。2009年召开了第一次产业扶贫经验现场交流会,制定了产业扶贫实施方案。2010年,组织100多人到郴州桂阳县济草堂药材种植有限责任公司参加金银花标准化种植培训,近年来每年都采取看现场和经验交流相结合的方式举办了产业扶贫培训班。同时,在发展产业上,采取资金和项目引导的办法鼓励发展。2011年县扶贫办与农村合作银行经过3个多月的调研,出台了“一次授信、总额控制、随用随借、专款专用、利率优惠、客户经理制”的金融扶持政策,支持贫困地区金银花基地的发展。同时,整合资源,提供产业资金。为切实解决返乡贫困农民工创业的资金筹措瓶颈,县扶贫办和县农村合作银行、团县委联合出台了《关于农村贫困青年创业小额贷款的实施方案》,建立了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的“绿色通道”,实行授信贷款。全县农村信用银行拿出500万元贷款计划,支持返乡贫困农民工创业,同时在中央、省安排的扶贫项目资金计划内对符合要求的返乡贫困农民工创业项目实行贷款贴息补助。通过多年的努力,洞口县已初步形成以自然条件和资源为依托,以优势产品为载体,涵盖山内山外两个产业分布带上传统的“粮、桔、猪”型产业雏形和培育多个后备主导产业的格局。

              二、培养新型农民是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关键环节

    近年来,湖南洞口县大力实施“雨露计划”(劳动力转移培训),免费培训贫困群众并安置就业。通过新闻媒体、社会团体公益活动,宣传政府“雨露计划”的相关政策、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致富创业相关知识及典型事迹、宣传和剖析创业成功范例、发布相关市场信息等一系列不同形式的宣传发动使这项惠民措施深入人心,赢得了社会的广泛支持和关注。每年在全县不同会议上发放宣传资料,举办专题讲座,召开招生专题动员大会,召开培训学校和学生见面会,较好地将“雨露计划”政策宣传到千家万户,做到家喻户晓。同时,“双管齐下”,积极开展多种实用技术培训,一是认真组织、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县扶贫办先后与团县委、县妇联、县科技局等单位联合举办了返乡贫困青年农民工实用技术培训班,2000多名返乡贫困青年农民工参加了培训。培训班采取参观现场、观看光碟、种植能手和专家集中授课等多种形式,生动活泼,效果良好。通过培训,返乡贫困青年农民工接受了县内外农业专家授课的柑桔栽培、生猪养殖和食用菌种植、金银花种植等实用技术课堂培训,并在农产品加工企业和生产基地接受了实用技术实践培训。二是创新模式,缓解就业压力。为有效缓解返乡贫困农民工的就业压力,维护农村发展稳定的大局。县扶贫办牵头组织了2000名有条件的返乡贫困农民工,以家庭为单位,与香芝然米业、湖南金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扶贫龙头企业签订了意向合同,发展以“企业+农户”、“基地+农户”为模式的订单农业。同时,还联合县内五家扶贫龙头企业,为接受技能培训的返乡贫困农民工提供500个就业岗位,实现返乡贫困农民工本地就业。并利用“雨露计划”政策,进一步加强对劳务输出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督查指导工作,采取“政府推、干部带、宣传促、政策引”的办法和措施,不断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输出规模,大力发展劳务经济。通过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实现了“培训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片、致富一方”的良好效果。目前,全县在外劳务人员占全县总人口的20%以上。

          三、积极发展各类农民专业技术经济合作组织是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必要途径

    湖南洞口县近年来着力发展粮食、牲猪、柑桔、茶叶、竹木、金银花、双孢菇等农业优势产业,通过特色产业的开发建设,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自我发展的热情,涌现出一大批懂市场、善经营、会管理的能人。与此同时,随着特色产业开发的不断深入,一家一户的生产已难以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应运而生。目前,洞口县扶贫特色产业开发已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2家,这些专业合作组织已逐渐成为连接千家万户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桥梁和纽带,把分散的家庭经营与集中的市场需求相联系,有效地帮助农民增强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为特色产业开发走上良性健康发展之路提供了组织保证和不竭动力。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做为产业扶贫的具体载体,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洞口县利用农民种养生产传统,积极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形成了粮食、牲猪、柑桔、药材主导产业和地方特色产业,促成了粮食加工、生猪加工、食品加工等省级龙头企业落户洞口并发展壮大,逐渐把农业资源优势转变成了经济发展优势,形成了“农户+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全县建成标准化生猪规模养殖场676个(其中年出栏1万头以上的规模化养殖场达8个,5000头以上的达30个),认定无公害农产品基地41.8万亩(其中优质稻15万亩、柑桔11万亩、蔬菜2.5万亩、茶叶0.6万亩)、优质金银花基地3000亩、其他林木药材基地5万亩,农业产业化规模加工企业发展到32家,初步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格局。

               四、加大投入是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根本保障

    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必要的外因是不可缺少的,就是要加大投入,并形成稳定的投入机制。

    开展党政领导定点扶贫,整合资源。洞口县每年组织近100个行政事业单位,帮扶50个村,两年一轮,实行“党政领导挂点、单位帮扶”,全县每年单位帮扶资金数百万元,整合各类项目资金上千万元,帮助帮扶村改善基础设施,发展庭院经济,以庭院经济的扩大逐步形成产业基地。

    增加财政投入发展优势产业基地。洞口县每年从县财政中挤出500多万元帮助贫困农户发展柑桔生产、200多万元发展金银花、1000多万元发展优质水稻和1000多万元发展牲猪生产,并千方百计扶持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和促进农户的基地建设。

    金融扶持。农村合作银行采取利率优惠的措施,帮助农户发展生产基地的贷款上千万元。通过这些措施,营造了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产业发展的浓厚氛围,促进多元投入体系的建立。

 

洞口县扶贫开发办 杨杰文  

编           辑  001


文章评论
我要评论>>
理事会成员 | 会员注册 | 关于我们 | 服务范围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专家顾问团 | 网站招聘 |
邵阳市委、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涉农信息门户 工信部网站备案编号:湘ICP备19014692号 直通管局:工信部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 邵阳三农网工作交流QQ群:147232156 本站引用或转载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本站
投稿邮箱:910569090@qq.com 技术支持 创新科技
湘公网安备 43051102000021号